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資訊作業1 名人介紹

資訊作業1 名人介紹

帕斯卡﹝1623─1662﹞
1623年6月19日出身於克萊費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於巴黎。他是一位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及思想家。
        帕斯卡自幼已十分聰穎,而且求知慾強,12歲便開始學習幾何,並通讀歐幾里得《幾何原本》。16歲便發現了著名的帕斯卡六邊形定理。17歲時,更完成了有關研究德扎格射影幾何工作﹝1636,1639﹞心得的論文《圓錐曲線論》,內容包括了帕斯卡六邊形定理。這項工作是自希臘阿波羅尼奧斯以來,對圓錐曲線論研究的最大進步。
        1642年,他設計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自動進位的加減法計算裝置,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台數字計算器,這為日後的計算機設計提供了基本的原理。
        自1654年開始,他主力向幾方面的數學問題加以研究,在無窮小的分析上,深入探討其不可分的原理,得出了求不同曲線所圍面積和重心的一般方法,並以微積分的原理解決擺線問題,於1658年,著成了《論擺線》。
        在研究二項式系數性質時,寫成《論算術三角形》向巴黎科學院提交,後來收入他的全集,於1665年發表當中給出「帕斯卡三角形」,但實際上這已由中國賈憲在約1100年發現了。
        帕斯卡對早期概率論的發展亦有頗大的影響,這源於他與費馬在通信中討論賭金分配問題。此外,在1646年,他還製作了水銀氣壓計,於1651至1654年間,寫作了液體平衡、空氣的重量和密度等論文。
巴貝其﹝1792─1871﹞      
  巴貝奇出生於一個富有的銀行家的家庭,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 1812年他協助建立了分析學會,其宗旨是向英國介紹歐洲大陸在數學方面的成就。該學會推動了數學在英國的復興。
  • 1814年和1817年先後獲得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 1815—1827年期間在倫敦從事科學活動,1827—1828年期間在歐洲大陸考察工廠。
  • 1828—1839年期間在劍橋大學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原為伊薩克·牛頓的教席)。
  巴貝奇在1812/1813年初次想到用機械來計算數學表;後來,製造了一臺小型電腦,能進行8位數的某些數學運算。1823年得到政府的支持,設計一臺容量為20位數的電腦。它的製造要求有較高的機械工程技術。於是巴貝奇專心從事於這方面的研究。他於1834年發明瞭分析機(現代電子電腦的前身)的原理。在這項設計中,他曾設想根據儲存數據的穿孔卡上的指令進行任何數學運算的可能性,並設想了現代電腦所具有的大多數其他特性,但因1842 年政府拒絕進一步支援,巴貝奇的計算器未能完成。斯德歌爾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設計於1855年製造了一臺計算器。
奧古斯塔﹝1815─1852﹞

     她是在巴貝其早期的機械通用计算机上的工作首要已知的英國作家,分析引擎。 她關於引擎的筆記包括什麼被认可作為意欲的第一種算法由機器處理; 這樣她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程式設計者
     在1842年和1843年之間她翻譯一本著作,她在這部譯文中附加了許多注解和筆記。 說明解決問題運算的方式,後來這份譯文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奧古斯塔成為世界第一個寫程式的人。

霍勒瑞斯﹝1860─1929﹞
     Herman Hollerith,根據織布機的原理,利用卡片穿孔,開發了卡片製表系統,這一系統被認為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形。 起初哈雷里斯發明這一系统是為了統計死亡率 在1890年度的人口普查中,被用來計算美國人口。
     霍勒瑞斯1896年成立了製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穿孔卡片機配備了自動送卡器,1900年的人口普查再次選擇了穿孔卡片機做為工具。1910年,由於霍勒瑞斯收費過高,美國人口普查機關決定定自己研發機器。
     1911年,霍勒瑞斯的制表機器公司合並了另外一家公司,组成了計算機制表公司。  新公司花了將近十年時間來佔領市場份額。 1920年,計算機制表公司成為了市場上計算機器的領頭羊。  1921年霍勒瑞斯退休,1924年,在Thomas Watson的領導下,公司更名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也就是如今舉世聞名的IBM公司。
作為早期計算機的主要數據儲存方式,穿孔卡片一直到1970年早期仍占有優勢地位,其後出現的互動式現是終端取代了它的地位。霍勒瑞斯1929年11月17日死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至今仍被認為是信息處理之父而廣為人知。
馮諾曼﹝1903─1957﹞
     1926年 Von Neumann 以一篇集合論的論文獲得布達佩斯大學的博士學位,然後以 Rockefeller 獎學金前往哥廷根大學跟隨 Hilbert 作博士後研究,並在柏林,漢堡講學。Von Neumann 在廿餘歲時已經是數學圈中公認的年輕天才。

     1930年 Von Neumann 應 Veblen 之邀,到普林斯頓大學客座,1931年普林斯頓大學即授予教授職位,1933年他成為新成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終身職院士。Von Neumann 的家庭宴會在普林斯頓非常熱鬧知名,這在數學家中是很少見的。 
     在《Mathematische Grundlagender Quantenmachanik》(1932)中, Von Neumann 為當時的量子力學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1)自1929起,Von Neumann 即從事算子代數的先驅性工作,在1930-40年間 Von Neumann 與 Murray 為後來所謂的 Von Neumann 代數寫下系列基本的文章。


(2)Von Neumann 為對局論的發明人,他首先証明零和對局的 minmax 定理,並與 Morgenstern 合著《對局論與經濟行為》,對社會科學、生命科學影響深遠。

(3)Von Neumann 對應用數學的興趣,從流體力學始,並對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產生莫大的興趣。而對他而言,數值計算是最可能的「實驗」方法,這也使 Von Neumann 成為今日電腦之奠基者,並因此發展 cellular automata 的理論。

愛迪生﹝1874─1931﹞
     1873 年愛迪生製造出雙工式發報機,翌年又製造了四工式發報機。1876 年,他在門洛帕克建立了美國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也就是「愛迪生發明工廠」。
     愛迪生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電燈。他做了 1600 多次耐熱材料和 600 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燈泡。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為了推廣電燈的使用,他研究出並聯電路、保險絲、絕緣物質、銅線網路等電器系統的各種附加設備;又製造了電壓穩定的發電機和經濟配電的三線掣。1882 年他在紐約建立了一個電力網。雖然他使用直流電 的輸電方法限制了傳送電力的距離,這項偉大的貢獻,已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
     1883 年愛迪生發現熱電子發射現象,為電子管的面世奠定了基礎。1887 年,他在西奧倫治建立了更大的實驗室。在那裡他的發明更是多不勝數,其中較重大的有 1888 年的電影攝錄機;1896 年的電影放映機和鎳鐵電池。他接二連三的發明,使他在1928 年獲得了國會金質特別獎。
愛因斯坦﹝1879─1995﹞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布朗運動的一些檢視》。
     1905年3月,德國《物理年鑑》發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認為光是由分離的粒子所組成。愛因斯坦解釋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光量子)組成的,並且量子可以像單個的粒子那樣運動。「光量子」理論把1900年普朗克創立的量子論大大推進一步,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徵:波動—粒子二元性。

     1905年5月11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一篇用布朗運動解釋微小顆粒隨機遊走的現象的論文《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這篇論文是對布朗運動這種平移擴散的開創性研究。

     1905年6月30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基本公理:「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

     1905年9月27日,德國《物理年鑒》刊出《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認為「物體的質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
比爾蓋茲﹝1955─﹞      一名美國企業家軟體工程師慈善家以及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早年,他與保羅·艾倫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曾任微軟CEO首席軟體設計師,並持有公司超過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3]1995年到2007年的《富比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茲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他擁有580億美元個人財產。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軟公司,並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盡數捐到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富比士》雜誌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爾·蓋茲以400億美元資產重登榜首。
賈柏斯﹝1955─﹞      蘋果公司的現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執行長。賈伯斯還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最大個人股東[8]。賈伯斯被認為是電腦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同時人們也把他視作麥金塔電腦、iPodiTunes商店iPhone等知名數位產品的締造者[9]2007年,史提夫·賈伯斯被《財富》雜誌評為了年度最偉大商人[10]
賈伯斯的生涯極大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的傳奇,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為他贏得了許多忠實追隨者[11]。賈伯斯與沃茲尼亞克共同使個人電腦在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開來,他也是第一個看到滑鼠的商業潛力的人[12]。賈伯斯在1985年蘋果高層權力鬥爭中離開蘋果並成立了NeXT公司,瞄準專業市場。1997年,蘋果收購NeXT,賈伯斯回到蘋果接任首席執行官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